陳雲林來台的幾日,政府的「維安規格」大大震撼了台灣社會,一時之間視聽範圍內議論紛紛,情緒緊繃。這時候一群台北的教授和學生們到了行政院前面抗議「國家機器的暴力」,而做出三點訴求。緊接著被驅離、再聚在自由廣場。這幾天執政黨從行政部門到國會議員都有類似的評論基調:學生們很單純,擔心他們被利用。在此我們想要聲明幾點:
一、政府那幾天的濫權違法,所驚嚇、羞辱的不只是學生,而是全民。由於這群學生、老師的勇氣所激起的學潮,起了示範作用,讓被驚嚇在心的民眾、其他地區的學校師生,有了表達的管道和形式。但是這不表示「這只是一場學運」,有些媒體配合執政黨故意將此訴求限縮在學運,又進而推理「學生很單純,容易被利用」,以此來轉移焦點,意圖使大眾忘記那不堪追究的「置入性暴政」,以撇清政治責任,實是極為不道德的操作。
二、我們不認為這只是「拿捏不當」的執法過當,如果政府可以因為來訪客人的不同背景,而隨意調整其憲法保障的人權標準,我們認為執政者帶給人民的不僅是驚嚇、羞辱,而是對這個執政者的信心的瓦解,這不是一個捍衛民主、人權、法治的政府,而是任意換裝的魔術師,隨時可以拿下假面對你猙獰微笑的恫嚇者。應該保護人民的政府,恰恰變成我們恐懼的來源。
三、政府的濫權失控尺度,早已逾越集會遊行法所給予的權限(雖然它終究是惡法),所以故意聚焦在集會遊行法的修法,亦是意圖規避該負的政治責任。如果不談政治責任,集會遊行法修了之後,仍然可以繼續震撼式的「維持治安」。我們認為政府不能規避該負的政治責任,必須道歉、追究此次國家暴力的來源,並修法,以重拾人民對政府的信心。
共同連署人(按姓氏筆畫,後續連署請進「新竹學生反集會遊行法行動網站」):
古明君(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江永進(清華大學數學系副教授)
李丁讚(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教授)
李弘祺(交通大學講座教授兼人文與社會學院院長、通識教育委員會主任委員)
呂忠津(清華大學電機系教授)
林明璋(中央研究院院士、交通大學應用化學系榮譽講座教授)
林健正(交通大學材料工程與科學學系教授)
林秀幸(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林盈達(交通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教授)
洪慧念(交通大學統計學研究所教授)
吳宗信(交通大學機械學系教授)
吳卓諭(交通大學電信工程學系助理教授)
柯朝欽(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徐斯儉(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籌備處助研究員、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合聘助理教授)
高文芳(交通大學物理研究所教授)
陳榮傑(交通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教授)
陳建忠(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陳鄰安(交通大學統計學研究所教授)
許維德(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許瀞文(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葉弘德(交通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教授)
黃倩玉(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副教授)
黃紹恆(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教授)
張維安(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教授兼人文社會學院院長)
張文鍾(交通大學電信工程學系教授)
游志雲(清華大學工業工程學系副教授)
劉俊秀(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系教授)
蔡仁松(清華大學資訊工程系特聘講座教授)
褚德三(交通大學電子物理系退休教授、前理學院院長)
潘美玲(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賴雯淑(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助理教授)
賴漢卿(清華大學數學系榮譽講座教授)
蘇育德(交通大學電信工程學系教授)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professor.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professor. Show all posts
Thursday, November 13, 2008
Sunday, October 14, 2007
Ten Simple Rules for Getting Published
星期三接到學長的來信, 隨信夾了一篇文章 "Ten Simple Rules for Getting Published," 這學期學長從待了十多年的銘傳, 去到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教書, 還是一樣關心我們, 照顧我們。
把信與大家分享:
-------------------------------------------------------------------------------------
把信與大家分享:
-------------------------------------------------------------------------------------
各位好友:
最近看到了一篇文章 "Ten Simple Rules for Getting Published" — 短短兩頁,講述投稿論文被期刊接受的要領;雖是針對博士生寫論文、計算生物領域所給的建議,但委委道來,其一般性依然中肯傳神;例如 "Rule 5: Learn to live with rejection." 還真道出我的辛酸(reject! major revision! 這類 comments 帶來的滋味,真格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然不與之共舞,又何以自處...)。
隨信附上,給各位參考,希望對各位(和我自己)的研究寫作能有一點小幫助、或許各位也可給所指導的研究生一些建言。
熊健 敬上
附註:文章作者 Prof. P. E. Bourne 是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教授、PLoS Computational Biology 主編;該期刊 2006 年的 impact factor 有 4.914 (同期 IEEE Trans. on Computers 是 1.426;不過與生物有關的期刊; impact factor 大多比資訊者高)。這兒旨在點出文章作者的資歷,頗具學術份量。
Friday, March 23, 2007
Wednesday, November 29, 2006
Messing with Professors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