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une 26, 2008

News: 睽違30年 綠蠵龜重返墾丁產卵 懇管處籲遊客勿擾

原始新聞連結
NOWnews 2008/06/26 00:08 記者陳明道恆春報導

墾丁30年後重見綠蠵龜上岸產卵的喜訊,昨日傳開後,墾管處籲請遊客不要前往干擾,以免嚇走這一隻重百斤的雌性綠蠵龜,失去一次她30年後重回墾丁沙灘傳宗接代的全紀錄。

30年前的墾丁沙灘常見綠蠵龜上岸產卵,有人還看過綠蠵龜產卵後掉淚的傳奇生態,如今因遊客一年比一年增多,而使得棲息地猶在的墾丁南灣等沙灘至今保存的沙坑內,從15年前就減少到相當罕見,至最近10年完全消失,從沒有人再看過綠蠵龜上岸產卵。

直至7天前,因有長榮海上育樂公司的教練尤崇守帶領10多名來自香港的青年男女遊客作夜間觀察浪花蟹等生態之旅,卻誤打誤撞,而讓他們與上岸產卵的百斤重綠蠵龜不期而遇,為了見證這一次人龜難得的邂逅,雙方還合影留念,有的帶回香港炫耀。

喜訊傳開後,墾管處長施錦芳及副處長李登志都來現場勘察,與長榮老闆江清河談起保育綠蠵龜的重要意義,江清河等人聽後,自動扮志工不讓遊客靠近,江說45天過後,即可看見孵出的小綠蠵龜游回大海,昨日甚至驚動媒體記者到場拍攝在附近觀察的母綠蠵龜露臉的鏡頭,見證墾丁30年後重見綠蠵龜上岸產卵的事實。

25日墾管處為了保護綠蠵龜順利上岸產卵,用海沙覆蓋的綠蠵龜卵都能順利生下新生代而游回大海,再三籲請媒體配合不可過度宣傳,並籲請遊客不可湊熱鬧前往干擾,鎮長葉明順大力支持,他說30年前到恆春南灣即親見綠蠵龜上岸產卵的畫面,至今這些沙穴猶在。

何以綠蠵龜上岸產卵消失至少15年,葉鎮長解說完全是遊客漸多而嚇走綠蠵龜不再上岸產卵,這段珍貴的綠蠵龜卵生子游回大海,勢將因此次大發現後重見墾丁新紀錄,需要你和我在這一段寶貴的45天孵化期嚴陣以待,即可讓綠蠵龜下蛋孵卵成功地,重回墾丁大海的美夢成真。

Tuesday, June 24, 2008

沖繩小灰蝶 Zizeeria maha okinawana (Matsumura)


沖繩小灰蝶應該是草叢中最常見的小型蝴蝶了,
2008/06/20 早上飛到我家( 8 樓 )陽台來曬太陽,
順手就拍了這張照片跟大家分享。
沖繩小灰蝶的幼蟲就是吃常見的黃花酢漿草長大的!

Wednesday, June 11, 2008

News: 斜紋夜蟲出沒 農作物拉警報

原始新聞連結
全國廣播 更新日期: 2008/06/11 18:27

近來彰化縣內發現斜紋夜蟲蟲口密度增加,為避免該蟲迅速蔓延,影響作物品質及避免波及毗鄰作物,縣府呼籲農友應注意防範以有效控制該害蟲,減少農作物損失。(黃資茗報導)

農委會防檢局指出,根據往年調查資料顯示,每年9月底至11月間為斜紋夜蛾發生之高峰期,斜紋夜蛾為臺灣地區田間常見害蟲,其田間密度每年自7月即開始上升。其幼蟲食性廣且食量很大,喜歡群聚啃食植物莖部及葉片,會危害蔬菜類、雜糧及豆類等幾十種作物,當田間食物不敷所需時,則會集體爬行遷徙至鄰近作物田繼續取食為害,甚至橫越馬路進入民宅,造成民眾居家環境的困擾。

斜紋夜盜蟲屬鱗翅目、夜蛾科,俗稱黑肚蟲、黑蟲或行軍蟲。一年可發生 8~11世代。幼蟲晝伏夜出,雜食性,可危害多種作物如葉菜類、茼蒿、落花生、田菁、毛豆、豌豆、大蒜、青蔥、甘藷、玉米、蓮花及花卉等數十種作物。成蟲之體及翅全身均呈黑褐色,成蟲翅中央有一條寬長灰白斜帶,有趨光性,雌蟲交尾後飛至植株葉背產下數百粒之卵,卵上並附有雌蟲之鱗毛,該蟲終年發生,以夏季為其盛期。

斜紋夜蛾在防治上應注意下列事項:
(1)於幼蟲及成蟲傍晚開始活動時噴藥,效果較佳,噴灑時應注意使用充足水量;
(2)參考植物保護手冊推薦用藥,選擇藥劑交互使用,以避免害蟲產生抗藥性,可於密度低時以動力噴霧器進行藥劑噴灑,確保防治效果,推薦藥劑有20 %亞滅培水溶性粉劑3000倍、9.6 %益達胺溶液1500倍及4.95 %芬普尼水懸劑2000倍等;
(3)利用性費洛蒙長期誘殺成蛾,以降低田間蟲口密度。每公頃設5~10個點,放置高度為作物生長點高30~60公分,每月更新誘餌一次。作物種植密集地區應採共同防治,成效更佳;
(4)注意清園之工作,間作之作物應同時施藥,徹底清除蟲源;
(5)旱田作物於種植前整地翻犁後浸水一天以上,可將土中之蛹或幼蟲淹死;
(6)收穫前注意化學藥劑的使用,或改用蘇力菌防治,注意安全採收期,以免造成農藥殘留過量之問題。

----------------------------------------------------------- 
上面這張照片拍的有些模糊, 我在 2003 年這個時候在淡水坪頂國小旁拍過一張斜紋夜蛾的照片。

 

Monday, June 09, 2008

News: 雲豹現蹤山區? 待解的謎!

原始新聞連結
自由時報 記者 邱顯明 專題報導
2008/06/09 04:09

台灣還有雲豹嗎?花蓮縣玉里鎮常駐山區一位李姓工地負責人說,年初他在三千多公尺山區,發現「應該」是雲豹,從一條大口徑管子內衝出,飛奔而去。

民眾聲稱 疑似目睹

他說,他和另一名工人在山區檢查被雪覆蓋的大口徑排水管,接近排水管時,管口突然衝出一條比貓還大,披有美麗條紋皮毛的動物;牠的速度很快,瞬間就飛奔進入密林中。

他和工人都認為,那隻體長六十多公分、有著美麗尾巴的動物,應該是傳說中的台灣雲豹。但他們不是專家,他曾打電話請教特有生物中心的專家,用迂迴方式問:「三千多公尺山區有石虎嗎?」專家答說,石虎分布地點沒有那麼高。因此,他認為那隻山貓「應該」是雲豹;但他說,如果告訴人說他目擊雲豹,相信的人一定不多。

是否絕跡 眾說紛紜

台灣還有雲豹嗎?恐怕學者也無法回答,即便回答,也是人言人殊。一九八七年,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出版「玉山的動物」一書,作者就用肯定語氣指出,台灣雲豹已經絕跡。

但一九九○年到一九九二年,師大生物系教授呂光洋在玉里野生動物保護區一條乾涸河床上,發現清晰大型貓科動物腳印;同系另位經常在野外作研究的教授王穎,也在楠溪林道發現疑似雲豹腳印。

一九九五年起,國內專家都在調查、追尋雲豹蹤跡,特有生物中心研究員劉建男及國內學界,近年來走遍台灣南部山區,利用現代科技捕捉、探尋雲豹蹤跡;也有生物研究所研究生以雲豹作博士研究題目。

生態攝影師鍾榮鋒,在玉山國家公園被認為環境最適合雲豹棲息的大分一蹲多年,就是他曾在樹林間發現疑似雲豹的長尾巴,但他在山區苦尋多年,一無所獲,後來他甚至寫文章懷疑台灣原來就沒有雲豹,認為原住民所披雲豹毛皮,為國外進口取得。

一九八三年,東海大學教授張萬福,在南大武山區獵人陷阱內,發現一隻死亡的雲豹幼豹,這是最後一隻被人發現的死亡實體。此後,有關雲豹的報導雖多,但從來沒人見過雲豹。學界有人認為雲豹已經滅絕,有人認為,雲豹可能還有,但移棲到更高海拔山區。

台灣還有雲豹嗎?謎底仍未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