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 我還是會推薦所有想念研究所的同學, 在開始念研究所前, 好好地讀一下這本書, 了解一下 MIT 畢業生對 MIT 式教育的回顧與省思。
學會獨立研究其實就是學會怎麼思考, 但是想從待在學校的短短幾年就學會思考, 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拿到學位與否, 其實是另外一回事!
作者用了很多篇幅在描述他如何完成各個課程的作業, 但是, 如果作業多到沒有思考的時間, 那怎麼學得會思考?
MIT 的學生整天都在讀教科書或是論文嗎?
讀到倒數第二章, 心情真的很沉重, 一位作者認識的女孩自殺了...
針灸納入英健保
中廣新聞網 2009/05/25 原始新聞連結
英國政府決定把針灸治療納入健保給付,有人支持,有人反對。
英國健保從來沒有把所謂的另類療法納入,針灸算是第一個。英國媒體的報導沒有說清楚,英國健保給付的是針還是灸,依照報紙的敘述應該是針,英國人似乎還不太了解灸這種治療。
依照健保局的標準,針灸一次健保補助三十五英鎊到五十英鎊,大約,一千七到兩千五台幣。健保局預估一年需要十四億英鎊的經費。
英國政府的做法引起西醫的不滿,他們說,針灸不科學。他們甚至說,針灸納入健保等於政府接受了巫醫。
三焦: 是人體內的上中下三部的氣化功能,剛剛查了字典:
「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
上焦指的是心肺的氣血活動功能,
中焦指的是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
下焦指的是腎與膀胱的排泄水液功能。
古人說三焦是人軀體內臟腑之外的一個大囊, 就是這個道理。
本法所稱公民投票,包括全國性及地方性公民投票。難道和中國簽訂 ECFA 不算重大政策嗎?
全國性公民投票適用事項如下:
一、法律之複決。
二、立法原則之創制。
三、重大政策之創制或複決。
四、憲法修正案之複決。
地方性公民投票適用事項如下:
一、地方自治法規之複決。
二、地方自治法規立法原則之創制。
三、地方自治事項重大政策之創制或複決。
預算、租稅、投資、薪俸及人事事項不得作為公民投票之提案。公民投票事項之認定,由公民投票審議委員會 (以下簡稱審議委員會) 為之。
馬改口: 台灣是中華民國一部分
〔自由時報 2009/05/21 記者王寓中 台北報導 原始新聞連結〕
馬英九總統昨天指出,未來兩岸關係的「改變」,應由二千三百萬台灣人民,甚至是未來的「子孫世代」去做決定,而不是由「我們這一代」來做這個決定。
有關教科書台灣定位和歸屬問題,馬昨天進一步表示,教科書中對台灣的地位並沒有非常明確,這是一個錯誤。前天中文記者會,馬強調,台灣是中華民國,昨天英文記者會,根據總統府現場的直譯,馬的說法變成了:「台灣是中華民國的一部分,而中華民國的主權是屬於人民。」
對國外媒體一向關切的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訪台問題,馬仍說,「如果雙方都能找到一個適合的時間,我們當然非常歡迎他來」,言下之意,就是「此刻仍不宜」。
馬昨天舉行國際媒體記者會,被問到中國是否可能改變立場,讓台灣和平享有主權?馬表示,他無法預測未來中國的情況,他總統任期最多八年,任內的兩岸政策就是「不統、不獨、不武」,可做到這三點,他相信假以時日,一定可以創造繁榮、和平的兩岸關係。
今年是六四天安門事件二十週年,國外媒體特別問過去對六四人權問題一路相當關心的馬要如何紀念?馬回說,他還是非常關懷六四事件,會針對「六四」二十週年發表「新聞稿」。
參與 WHA 是妥協
談到兩岸對主權問題的歧異,馬又大力宣揚他的九二共識、一中各表,更不忘提去年當選後布胡熱線中,胡錦濤也提到一中各表,新華社也有報導。但反被外國媒體提醒,馬講的布胡熱線內容,只有新華社的英文稿中有,中文稿沒有。
對台灣參與 WHA 的名稱爭議,馬表示,台灣使用「中華台北」這個名稱參與國際組織,已經超過二十年,這當然是「妥協」的結果,並不是第一選擇,但政府沒有辦法用其他名稱參加 WHA,如堅持非要用台灣為名稱,就會繼續被聯合國組織排除,相信這不是絕大多數民眾所樂見。
馬並向國外媒體鄭重聲明,台灣是接受 WHO 幹事長的邀請,邀請台灣以「中華台北」的名稱出席 WHA,對於反對黨指政府的作法忽略主權,馬認為是誤解。
拒絕 ECFA 公投
對於民進黨拋出 ECFA 公投議題,馬仍拒絕。他堅持,除了涉及統一、獨立的議題才要公投,經濟議題不須公投決定,況且有很多議題,可透過不同機構的民調來了解民意。馬就職週年前夕,民進黨舉辦五一七保台大遊行,引起國際媒體注意,相關議題更成為昨天馬英文記者會上國外媒體提問焦點,但馬顯然沒有針對問題回答。
對 ECFA 的簽訂是否又會循 WHA 模式,跨過海基、海協兩會協商管道?馬表示,如果要簽 ECFA,還是會由兩會討論,還是在目前的協商框架下。
馬指出,之所以用 ECFA 架構協議和早期收穫模式,而不採用 FTA 架構,因為的確有些項目和產品要進入中國很困難,會被課很高的關稅,因此希望先建立框架協議,不必急就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