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今年直接侵台, 最強烈的颱風 - 薔蜜 (JangMi) ....
結構非常紮實, 颱風眼很明顯,
希望天佑台灣 !
國片海角七號 勇獲東京海洋影展首獎
原始新聞連結
(中央社記者吳素柔台北七日電)國片「海角七號」今天再傳捷報,勇奪日本東京海洋影展首獎,獲頒百萬日幣獎金;另外,「海角七號」票房將達新台幣四千萬元,人在日本的導演魏德聖聽到消息後整個人傻住,直說受到太多好運,他希望這個好運也能幫到新上檔的國片,讓國片更受肯定與矚目。
叫好叫座的「海角七號」五日在東京海洋影展首映,魏德聖偕同男女主角范逸臣、田中千繪出席,客串演出的日本歌手中孝介也到場,大批日媒爭相報導。
電影公司表示,「海角七號」繼在台北電影節獲首獎後,今天也拿下東京海洋電影節首獎;第二名評審團大獎是拍過「鬼宿舍」的泰國導演松耀司舒克馬卡納尼新作「HORMONES」,他看過「海角七號」後大為讚賞,並對范逸臣與田中千繪表示極高興趣。
魏德聖說,「海角七號」題材觸及台灣跟日本關係,台灣對日本而言,是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希望透過此片,讓日本的觀眾能夠看到台灣的生命力。
范逸臣這次則受到日本粉絲的熱烈歡迎,影片放映結束後,被眾人團團包圍要求簽名、拍照,讓他受寵若驚。
田中千繪則希望「海角七號」未來可以在日本上映;對於魏德聖說她此行是「凱旋歸國」,田中千繪還當場感動落淚。
杉木蛙 原來是斯文豪氏赤蛙
原始新聞連結
(中國時報 2008/09/04 沈揮勝 南投報導)
數十年前日籍教授大津高,在南投縣杉林溪發現新種蛙類,並以 Rana taiwaniana「杉木蛙」為名。這隻長年來被列為珍貴稀有等級的台灣特有種大型蛙類,直到最近才由台灣學界發現,牠與被發表超過百年的「斯文豪氏赤蛙」是同種。「杉木蛙」之說其實是烏龍一場!
有趣的是,不少機構、網站或期刊,迄今還是將牠列為特有種,甚至今年六月底林務局新版台灣兩棲動物名錄將牠刪除後,台大動物博物館網站,仍將牠列為台灣特有種及保育類。
民國八十四年農委會將牠納入保育名錄。翌年,特生中心出版保育圖鑑,因無實體,只得依據大津高的原始描述繪製復原圖。繪者黃淑芬說,下筆時總覺得似曾相識,邊畫邊想:「與斯文豪氏赤蛙有啥不同?」
碧任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副館長的周文豪,早在十幾年前,就曾經撰寫「杉木蛙的迷惑」一文,描述他赴日本山形大學拜訪大津高的過程。
除了親眼目睹原始標本外,最出乎他意料之外的是,大津高還鄭重表示:杉木蛙就是斯文豪氏赤蛙。
台灣鳥會 被迫改回「中華」中國全面性在國際空間上打壓台灣, 並不會因馬政府所謂的『外交休兵』就中止。2007 年 8 月有一則關於鳥會被迫改名的相關新聞:
原始新聞連結
〔記者鄭旭凱 2008/09/01 綜合報導〕
台灣最大民間社團 - 中華民國野鳥學會,七年前率先正名,將鳥會英文名稱冠上台灣稱呼(Wild Bird Federation Taiwan),但中國多次向國際鳥盟施壓、要求台灣方面更名,鳥會已於數個月前將英文名稱改為「Chinese Wild Bird Federation」,在國際間的中文名稱,也改以「中華鳥會」稱之。
中華民國野鳥學會成立於一九八八年,由各縣市二十個地方鳥會及生態保育團體組成,總部設於英國的國際鳥盟(BirdLife International)於一九九六年改組,是全球規模最大的生態保育組織,中華民國野鳥學會當年即加入成為創始會員國。
一九九九年台灣首次前往英國參加大英鳥展,在六、七十個國家、四百多個攤位中奪得鳥展國際組冠軍,揚名會場,但當年中華民國野鳥學會的英文名稱 Chinese Wild Bird Federation,一再被各國人士誤解為中國,鳥會在返國後,於二○○一年召開會員大會,更改英文會名為 Wild Bird Federation Taiwan。
此舉引起中國官方強烈不滿,認為國際鳥盟支持分裂中國,因而不准國際鳥盟在中國從事任何活動,國際鳥盟對中國地區的鳥類所知不多,為了了解及保護當地鳥類,國際鳥盟從二○○五年開始對台灣施壓、要求改名。
中華民國野鳥學會理事長郭東輝表示,Chinese 是一個比較中性的名稱,明顯不是中國,比較像是中華民族,是個國際間較能接受的名稱,為了協助國際鳥盟進入中國進行生態保育工作,鳥會才同意改名,而改名之前曾與各地鳥會溝通,並且在會員大會中獲得三分之二以上的會員同意,才通過更名。
堅不改名 鳥界三巨頭赴英表立場
原始新聞連結
〔記者鄭旭凱 2007/08/19 英國劍橋報導〕
受到中國施壓,國際鳥盟多次行文中華民國野鳥學會(Wild Bird Federation Taiwan)要求改名,台灣鳥界已做成決議,「Taiwan」之名絕不更改,包括中華民國野鳥學會理事長郭東輝、台北市野鳥學會理事長劉新白及前國際鳥盟亞洲副主席廖世卿等三人,十八日連袂拜會國際鳥盟表達立場。
郭東輝等三人目前率領台灣團隊參加在英國劍橋郊區 Rutland 濕地所舉行的大英鳥展,十六日晚間在立法院永續發展委員會執行長田秋堇帶領下,在英國劍橋與暫代駐英國台北代表處代表的副代表牟華瑋會面,強調台灣鳥人絕不答應更改名稱的無理要求;牟華瑋表示,相當感動鳥人為維護台灣尊嚴所做的努力。
廖世卿表示,中華民國野鳥學會英文名稱原為「The Chinese Wild Bird Federation」,一九九九年台灣第一次參加大英鳥展,因為「Chinese」一字被外國人誤認是中國,在國際鳥盟前主席 Bertrand 建議下,他才提案修改鳥會英文名稱為「Wild Bird Federation Taiwan」。
廖世卿表示,Bertrand 卸任之後, Peter 繼任國際鳥盟主席,為吸收中國加入國際鳥盟組織,才會配合中國提出此種無理又無禮的要求,台灣鳥界絕不接受,將利用這一次參加大英鳥展的機會,向國際鳥盟國際事務部主任 Marco 表明台灣方面立場。
少陽之為病, 口苦、咽乾、目眩也。
傷寒五、六日中風, 往來寒熱, 胸脅苦滿, 默默不欲飲食, 心煩喜嘔, 或胸中煩而不嘔, 或渴, 或腹中痛, 或脅下痞鞕, 或心下悸, 小便不利, 或不渴, 身有微熱, 或欬者, 小柴胡湯主之。
【海角七號】票房超亮眼 將代表台灣角逐 81 屆奧斯卡
NOWnews 2008/08/31 影劇中心 綜合報導
原始新聞連結
目前最受注目的國片莫過於【海角七號】,上映一週就開出了1200萬的票房佳績,可以說是在好萊塢強片環伺下仍殺出一條血路。除了票房好,【海角七號】更被新聞局派去好萊塢參加第81屆的奧斯卡,打算角逐最佳外語片的獎項,這好消息對導演魏德聖來說,實在是開心到睡不著!
早在【海角七號】正式上映前,許多影評就對它做出了極高的評價,特別是針對導演魏德聖,更被稱為全台最會說故事的導演!而呼聲頗高的【海角七號】,上映後也果然不負眾望,開出亮眼票房。日前,新聞局更決定讓【海角七號】赴美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這接二連三的好消息,讓導演魏德聖真的是喜上加喜,也讓他大嘆自己真的是苦盡甘來。
由日本女星田中千繪與台灣歌手范逸臣主演的【海角七號】,其實在開拍當初非常不順利,這不但是導演魏德聖的第一部長片,也是他嘔心瀝血之作,只不過上拍片需要高達 2000萬的製作費用,讓魏導演實在無處可籌錢,再加上本片的使用的角色,又沒有什麼大「咖」能擔起票房保證,因此開拍初期的情況是十分艱苦。不過在魏德聖四處貸款下,終於讓【海角七號】順利完成,這也讓他一原自己的夢想。
這位被大家稱為很會講故事的導演魏德聖,其實他的第一部電影應該是【賽德克巴萊】,由於該片需要高達2億元的資金,但又沒有人願意坐下來聽他講故事,因為大家都只在乎如何回收成本,最後在資金不足的情況下,讓這部電影被迫喊停。不過魏德聖並沒有因此放棄,反而是找到了更好的劇本,在加上歷史背景、音樂元素……等等,交織出一段動人心弦的故事,便造就了今天的【海角七號】。
【海角七號】的成功,也讓【塞德克巴萊】再次燃起了希望,魏德聖表示自己會繼續加油,一定要把【塞德克巴萊】完成。此外,對於能夠代表台灣參加奧斯卡,電影中的主要演員們顯得是相當興奮,女主角田中千繪更是激動地哭了好幾次,畢竟她怎麼都沒想到,自己第一次演出台灣電影就能進軍奧斯卡;而男主角范逸臣更希望能藉著這次的機會,讓國際聽聽台灣人的音樂。